HDD/SSD管理可以对硬盘驱动器(HDD)和固态硬盘(SSD)进行监控、维护、优化和故障排除的一系列操作。确保设备的性能、可靠性和寿命,进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。
在此页面。可以预览当前所有内置硬盘的状态,包括硬盘健康状况、硬盘类型、硬盘容量和温度等使用信息。
详细信息
可查看硬盘运行状态,可查看硬盘健康状态,重映射扇次数,通电时间,温度,旋转重试次数。
关键数据的统计可以按月度进行展示。
右上角查看硬盘操作日志。
基础属性
可查看硬盘编号、品牌名称、硬盘型号、序列号、硬盘容量、硬盘类型、接口、缓存、标准协议、转速、通电次数、硬盘固件、通电时间。支持立即执行读写性能测试。
请注意:基础信息仅为硬盘接口获取信息,信息详情及更多信息请咨询硬盘厂商。
S.M.A.R.T.信息
什么是S.M.A.R.T.?
S.M.A.R.T自我监控、分析和报告技术是一种内置于大多数硬盘中的监控系统。S.M.A.R.T属性是硬盘的检测项目可能因制造商而异。有一些常见属性如读取错误率、坏扇区数、开机小时数和温度。如果其中任何属性超出制造商设置的阈值则会发出警告通知。
S.M.A.R.T属性值源自硬盘。每个指标都指示有关硬盘状态的特定信息。属性参数也可切换基础或高级选项。
S.M.A.R.T检测会检测报告有关硬盘可靠性的各种指标 (S.M.A.R.T属性硬盘、磁盘、电机和电路的状况),建议您将此测试安排在非高峰时段运行,以确保系统有足够的资源完成测试。
若要使用健康检测功能:
在【硬盘管理】中,选择要做健康检测的硬盘;
点击“健康检测”;
在健康检测页面的S.M.A.R.T.检测栏点击“开始检测”,检测方式有两种:
快速检测:只做基本诊断测试;
完整检测:将会完整扫描硬盘,花费时间较长;
选择好检测方式后,系统会立即对硬盘进行检测。可以在检测历史中查看到过往的检测结果。
【DH Plus 系列】不支持“硬盘定位”功能,使用 DH / DH Plus 系列时,请结合硬盘编号、插槽顺序与存储池信息,手动识别对应硬盘。
该功能仅在内置HDD硬盘上可用。
如果您需要在多盘位设备中快速定位某块硬盘(如故障硬盘更换、扩容时识别盘位),建议选用 DXP 系列产品;
使用 DH / DH Plus 系列时,请结合硬盘编号、插槽顺序与存储池信息,手动识别对应硬盘。
定位硬盘时,绿联云上的硬盘指示灯会暂时切换颜色,帮助您识别和定位该硬盘所在的插槽,以避免错误移出硬盘。
切换颜色默认为绿色,您可以设置指示灯切换颜色显示的时长,下拉菜单选择,支持1分钟/5分钟/15分钟/30分钟/60分钟。
数据擦除是一种彻底清除数据的方法,确保数据无法被恢复。通常采用多次覆盖数据的方式,此操作会将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完全清除,且不可恢复。任务无法中断,过程中请勿关闭系统。
如果要执行此操作,请知悉擦除硬盘数据的后果。
若要查看【擦除数据】功能的详细介绍,请参考《【FAQ】什么是数据擦除?》
该功能仅在未使用的硬盘操作列表中可见,点击使用后,您可以将该硬盘用作以下用途:
1、创建存储池。
2、替换存储池硬盘,可以替换存储池硬盘。
3、外挂存储,外挂为外部存储后,仅支持数据读取,无法执行数据写入。
4、内部存储,UGOS Pro系统创建的存储池硬盘,同系统设备更换,可以直接在新设备转化为内部存储。
注意:原系统在此存储池和存储空间上安装和存储的应用数据将被删除,如果有需要,可以重新设置。
操作步骤:
在【硬盘管理】>【HDD/SSD】页面选择插入的旧设备硬盘,点击硬盘右上角的“…”按钮下的“使用硬盘”按钮;
在【使用硬盘】页面,点击"内部存储"并选择“存储池SSD状态”;
二次确认并输入设备管理员密码后,新设备开始将旧设备的硬盘转换为新设备的内部存储。
停用硬盘,此操作会将该硬盘从所属的存储池/SSD缓存/外部存储中移除,导致存储池/SSD缓存/外部存储降级。且再次启用硬盘也无法恢复硬盘的使用状态。
健康计划检测旨在定期监控和评估硬盘驱动器(HDD)和固态硬盘(SSD)的健康状况。通过这一功能,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硬件问题,采取预防措施,避免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。
您可以创建自定义计划,自动定期执行硬盘健康检测。为保证健康检测计划的准确性,建议选择硬盘较为【空闲】的时间,以提升结果准确性。
若要新增检测计划
在【硬盘管理】>【健康检测计划】>【添加检测计划】
命名计划名称、选择要检测的硬盘、检测类型、计划检测周期和检测时间,点击“完成”即可生效。
若要删除检测计划
默认计划检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和每周一次,若不需要此计划;
在【硬盘管理】>【健康检测计划】中,选择要删除的计划;
点击“删除”>“确定”。
硬盘的坏扇区数量新增且量级较大时,可能是硬盘损毁的预兆。开启坏扇区系统警告后,当检测出硬盘坏扇区时,系统将会向您发出警报。
1、前往【存储管理】>【硬盘管理】>【高级设置】。
2、选中【开启】坏扇区系统警告。
3、点击【应用】。